中药炮制

广誉远熟地黄炮制技艺
来源: 日期:2023-09-22
一、项目持有人简介
明朝嘉靖二十年间(1541年),名老中医石立生在太谷城钱市巷开设“广盛药铺”,历经400多年,现发展成为集中成药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私营股份有限公司东盛集团山西广誉远国药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郭家学。公司现有丸剂、胶囊剂、酒剂、片剂、颗粒剂、散剂、口服液、煎膏剂八个剂型103个“国药准字”号产品和保健食品“远字牌龟龄集酒”。龟龄集、定坤丹等多种著名方剂源自皇室,历经明、清两朝十八代皇帝。属“不可一日不用”的御用圣品。
二、传承情况
传承时间470多年。传承代数10余代。
明代嘉靖年间,方士邵元节和陶仲文通过宋代《云笈七笺》“老君益寿散”研制出“龟龄集”,成内宫御用圣药,陶、邵卒后,陶之义子悄悄将龟龄集处方及工艺带回太谷,自家升炼服用,并作为珍贵礼品馈赠亲友。后来,此药方辗转传入广盛药铺,熟地黄炮制技艺为其中的炮制工序之一,历代谨遵此法。广誉远熟地黄早期主要由广盛药店通过师徒传授方式进行传承。解放后,包括广盛药店演变的各字号并入广誉远。广誉远对其处方及工艺进行修正确定,并由广盛药店师傅柳子俊继续传承。通过师徒传承结合生产传承沿习至今。解放前广盛药店主要传承人为刘定川,后传褚效关,解放前后传柳子俊。解放后由柳子俊传宋应龙,宋应龙传柳惠武等,柳惠武为当代主要传承人。并培养后续传承人李建春、高占龙、李建东等人。传承谱系图:陶仲文、邵元节(第一代)→陶仲文义子(第二代),中间传承人由于四百年来辗转变迁已无从考证,其间历经广盛号药铺(石立生,1541年)→广升药店聚记(1808年)→广升药店蔚记(1878年)、广升药店远记(1878年)→广升誉(1907年)、广升远→广升裕(1932)、广升远→山西省公私合营太谷广誉远制药厂(1955年)→山西中药厂(1973年)→山西广誉远国药有限公司(1998年)→东盛集团山西广誉远国药有限公司(2003年)。近代传承人谱系图为:楚效关→柳子俊→宋应龙→柳惠武,均为师徒相传。
三、主要内容
广誉远熟地黄传统制作技艺是在其四百多年发展过程中保存的特殊制作技艺。其主要特征是根据“天人合一”理论,结合阴阳五行,以“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的核心理念自创的严谨、科学、传统制作技艺。以该技艺制作的熟地黄主要用于传统产品龟龄集、定坤丹,成为这些名方典药重要的组成及发挥药效的部分,保证了广誉远重要传统品种的卓越品质及特殊疗效,因为广为流传至今。
自1541年创建以来,广誉远前身自创并保留多种特殊传统制作技艺,其中以尤以熟地黄、干姜炭、陈醋等的制作特殊而珍贵。熟地黄,选取块大、体重、品种好的洁净道地怀生地黄加上等黄酒搅拌均匀,直至生地黄吸尽黄酒,将其进行加热蒸制,蒸制至地黄松软发黑为度,取出晒一天,加黄酒撑搅拌再蒸一天,取出,晒一天……如此反复,蒸晒九次,直至“黑如漆,亮如油,甜如蜜,香如饴”。这样一入口,便化为精血,毫无消化吸收的障碍,同时使熟地滋阴补血的作用得以加强,起到了很好的增强疗效的作用。该技艺以中医“天人合一”为理论,以阴阳五行为依据,以地黄自身的药性、药效及作用为原理,对药材进行深度炮制,从而成为几百年密而不传的绝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