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用药物

白氏拔毒膏与生肌散
来源: 日期:2023-09-21
一、项目持有人简介
白瑞,男,汉族,生于1942年7月18日,高小毕业,山西省平遥县仁庄村,白氏家族第七世,拔毒膏与生肌散制作项目现存的唯一继承人。14岁跟爷爷白生荣学医,25岁独立行医,从医至今。实践中继承和完善了该祖传秘方,擅长用中药治疗外科感染,伤口久不愈合等疑难杂症。
二、传承情况
白氏拔毒膏与生肌散传承时间270余年。传承代数6代。
白氏拔毒膏与生肌散传承人白瑞,祖籍江南人,乾隆七年江南大造灾荒,先祖白仕成带此秘方落居仁庄,世袭传承至今为仁庄白氏七世,秘方第五代传人。该方是参照张仲景“中医外科秘籍”理论经过反复临床实践研制而成。1742年前在江南流传行医,白氏定居仁庄后,在北方流传,深受广大患者赞誉。白瑞14岁随祖父白生荣从医,至今仍在刻苦研习和深入实践,有效地继承和完善了该祖传秘方,并能适应当地把握该方在各种病例中成份和药量的准确处理和运用。
传承谱系:
第一代白仕成,30岁从江南带此秘方落居平遥县仁庄,救死扶伤、治病救人。
第二代白常槐,白仕成之孙,白氏第三世。跟随其爷爷白仕成学医,继承了该传统医术。
第三代白全林(1864--1945)白氏第四世,自幼随父学医,对传统医术有所发展和研究,一度名闻乡里。
第四代白生荣(1893--1977)白氏第五世,随其父白全林学医,艰难的岁月里继承了祖传秘方,为患者解除痛苦,备受群众好评。
第五代白瑞,白生荣之孙,白氏第七世。从14岁开始,跟随其祖父白生荣学医,进一步继承和完善了该祖传秘方,并深入研究,使之有了绝处逢生的独到功效。
第六代白旭红,出生于1969年,中专毕业。1990年跟随其父白瑞学习中医外科。他刻苦学习,深得其父真传。白旭亮,生于1975年,中专文化。他刻苦钻研,深得其父真传。他们毕业后一直随父亲学习传统中医外科,以及白氏“拔毒膏”与“生肌散”的研究与配制,现在都是其父看病的得力助手。
该项目属平遥白氏家族世袭单传,一代到二代、四代到五代均属隔辈传承。
三、主要内容
白氏拔毒膏与生肌散是外用拔毒、消瘀、长肉、壮骨之特效中药剂,不仅能够治疗外伤,还可用于烧伤的治疗。拔毒膏和生肌散相辅相成、配合使用、缺一不可。拔毒膏具有拔毒生肌的作用,长健骨骼,该药由血竭、象皮,穿山甲、白芷、白蔹、当归、生白芍,桃仁、红花、川地龙、蜈蚣等组成;生肌散为粉红色粉状面,该药由象皮、血竭、甘草、煅龙骨、熊胆等组成,原料配伍独特,两者配合使用可快速消除创口疤面,使伤口加快愈合。
主要成份与制作:由橡皮、珍珠、血竭、煅龙骨、煅石膏、百年甘草和血竭、血馀、穿山甲、白芷、生地、白敛、象皮灰、赤芍、山栀、川大黄、乳没、雄黄、当归、赤石膏、麝香、元参、桃杏桑枝等组成,并运用常用医疗器件,通过独特的物理方法和化学手段炮制而成。
治疗范围包括各种外伤,伤口感染久不愈合,术后刀口不愈合,糖尿病患者伤口不愈合,糖尿病足,褥疮,对口疮,搭背,火疖子,脓包,阴茎溃烂,烧伤(电烧、火烧、硫酸烧、水烧、热油烧)等各种深度烧伤,烧伤感染,骨髓炎、老烂腿,皮肤严重溃烂。且不打针、不输液、不植皮、不清创。
治疗方法:使用治疗过程中,普通外伤感染,不需要消毒,只把流出来的脓擦干净,把拔毒膏贴到上面即可,隔一天换一次药,不打针,不输液。深度外伤即把生肌散撒到患处,再贴拔毒膏,隔一天换一次药,隔一天打开就有明显的新肉长出。
禁忌:治疗期间,不能吃辛辣食物和海鲜类产品。
图1:流传至今的药瓶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拔毒膏
图7:生肌散
图8:自制皮肤膏
图9: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牌匾
图10:发明专利证书
图11:患者赠送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