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用药物

山西黄药“骨肉康”外用抗感染粉剂
来源: 日期:2023-09-21
一、项目持有人简介
李丰明(曾用名李逢明),男,1945年出生,70岁,汉族,中学文化,曲沃县北董乡山底村人,祖传,民间医生,25岁(1960年)跟随老舅大舅二舅学医,2006年在中华中医药主办的自主创新与中国中医药产业高访论坛上发表过《继承与自主创新》论文一篇。2006年受曲沃县中医院邀请治疗外科疑难病。2007年-2008年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发明专利已授权。
二、传承情况
李清泉(1870-1960)曲沃县西杨村人,秘方持用人。终年90岁。中医世家,专精外伤、外伤感染、挤压伤。对外科感染久治不愈的外科开放性感染伤口有自己独特的治疗方法。在经过60年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总结归纳了治疗用药经验,随后制成“骨肉康”方剂。郭笃敬(1920-1990)第一代传承人。曲沃县薛庄村人李清泉的外甥,秘方传承人,终年80岁,“骨肉康”第一代传承人。自幼从师李清泉,在师傅指导下认真学习和治疗患者。协作师傅研制及临床试验“骨肉康”。并制成粉剂、膏剂。李丰明(1945-至今)第二代传承人。曲沃县山底人郭笃敬的外甥。秘方第二代传承人。现年72岁。自幼从师李清泉、郭笃敬。经过64年的学习和治疗。在40岁时,同郭笃敬把“骨肉康”治疗方剂进行演变成3种方剂(“骨肉康”“消肿贴”“消气贴”)并研究验证其疗效,经过20余年的临床应用其效果显著。
三、主要内容
山西黄药“骨肉康”外用抗感染粉剂,组方来源于山西境内,药色为微黄色,方剂所用药物独拘一格。主要用于治疗开放性创伤及创伤感染、闭合性骨损伤红肿不消,血循环受阻等。具有快速止血、止痛行血消肿,防感染,抗感染,促使微小血管形成的作用。具有疗效独特、适用广谱、使用方便、毒副作用小等特点,能为中医外治机制研究,提供崭新的科研角度,对继承和振兴中医外治疗法具有重要的意义。“骨肉康”外用抗感染粉及配药,国家知识产权局已授发明专利授权号:ZL200710061623.x
治疗方法:外敷、外抹、外撒1、前期用药,即事发现场,第一时间用药,能减轻组织红肿,预防感染,并能防止气性坏疽的形成。2、中期用药,是指错过第一时间用药的患者,入住病房后,用药后能止痛、消肿,抑制渗出物,抗感染,改善临床症状,促使肉芽组织形成。新伤口每天用药一次,5-10天伤口可愈合,采用自动吻合、辅助吻合、不缝合,特殊情况例外。3、后期用药,是指错过前、中期治疗的患者,已形成化脓肿胀、肿痛、流水、患部发热、皮色变黑紫色,骨不长肉、溃烂、骨髓炎,对已形成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溃烂的患者使用粉剂及配药每天轮用,达到拔毒、验毒(毒轻变灰色,毒重变黑色)解毒的目的,加快肉芽组织形成,达到治愈目的。适应范围:适用大、中、小型医院骨科、外科、妇科、口腔科、牙科、皮肤科及民间用药,临床分别为:战伤(战地救护、战伤救治、严寒地区值勤)、地震伤(砸伤、挤压伤)运动伤、冻伤、交通伤、烧伤感染、手术感染、软组感染(疖、痈),动物咬伤、蚊虫叮咬、骨折后形成的红肿长期不消,各种跌打损伤、糖尿病坏足症,周围血管、淋巴管疾病、伤口长期不愈,真菌、细菌、病毒等疾病。
药物分类:药物分4个系列。
1、粉剂:主要用于开放性创伤、手术。
2、膏剂:主要用于闭合性损伤、骨折、骨损伤、软组织损伤。
3、粉剂及配药:主要用于伤口感染、长期不愈、溃烂等疾病。
4、兽用粉剂:主要用于动物创伤感染,禽流感。
药物特点:
具有广谱性,使用方便、治愈率高、不反弹、毒副作用小,优于抗生素,药性稳定,无失效期,不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不缝合,大面积疮面、不植皮。
中毒与解救:
药物组合主要是外用,临床极少有过敏症状,一旦有过敏症状出现,立即停药,用生理盐水冲洗,开水也可以。若误服,可用西药20%硫代硫酸纳40毫升注入。中药:生甘草15g水煎服,每日3-4次。
生绿豆、黑豆各15-20g水煎服,防己6g水煎服,每日3-4次。
图1:石磨、罗粉用的罗子
图2:浓缩用的砂锅
图3:消气贴药包、灰黄色粉状、灰黄色软膏
图4:糖尿病坏疽用骨肉康治疗前后
图5:石头砸伤前后
图6:挤压伤治疗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