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手法

募疗调息
来源: 日期:2023-09-22
一、项目持有人简介
侯丽萍,60岁,汉族,女,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师从山西名老中医石广济先生,擅长中医古法腹诊、脏腑推拿、辨证论治、饮食养生,长于治疗各种风湿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骨性关节炎,及代谢性疾病等,疗效显著。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研制出系列制剂:抗风湿消痹药酒、清热通痹合剂、散结通痹药酒、益肾通痹丸等。参与了对类风湿关节炎国家(中医)标准的修改;利用计算机数据技术等为中医临床诊断风湿免疫性疾病提供了客观化、规范化的依据,创立了中医治疗风湿免疫性病的系统综合疗法,经20年多年临床验证,疗效显著。主持承担国家、省部级和市级项目5项,获山西省科技进步奖2项、太原市科技进步奖1项,发表论文160余篇、出版专著3部、研发国药准字号产品两个、制剂药品40余种。
二、传承情况
传承时间约100多年。传承代数5代。
募疗调息,作为脏腑推拿的优秀代表,其传承脉络一直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侯丽萍的老师石广济先生,祖上为满族正黄旗,三代入宫为御医,即以此法调治疾病、调养身体,直至清朝没落,其祖石谱流落民间行医,将此法传至石广济先生,先生藉此在北京开设光益医馆,疗效卓著,人称“风湿王”,后先生将毕生所学及家传秘方悉数传于侯丽萍,其中就包含募疗调息,侯丽萍结合现代医学的原理,将之进一步挖掘、整理、完善,形成了现在的募疗调息,侯丽萍又将此术传给其弟子刘金福。
传承谱系:石谱先祖--石谱--石广济--侯丽萍--刘金福
三、主要内容
该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其手法以指代针,作用于人体的募穴或胸腹(以腹部为主)九宫部位,通过调理脏腑气机,排除病邪,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对内妇儿科等慢性杂症具有显著的疗效。
一、核心理念:募疗调息是以气血循环理论为基础,如“三焦气化”、“左升右降”、“后升前降”、“左清右浊”、“背气腹血”等,并认为治疗疾病或预防保健就是恢复或保持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平衡。
二、技术要点:1、募疗调息认为“腹为万病之源”,腹部位于人体的中焦,为脾胃所居之地,是上焦和下焦联系的通道,气血的发源之地。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生理活动所需的能量,均靠腹部水谷之精微供给。无论是外感六淫、内伤七情,还是饮食不节、劳逸损伤导致的疾病,都势必造成脏腑气机紊乱,气血津液运行代谢的失调,继而在腹部的组织器官中生成气滞、血瘀、水湿、痰饮、宿食等病理产物,这些病理产物又会发展成为新的疾病。2、募疗调息主要施术部位在腹部,既从整体出发,又重局部治疗,先摩腹以推腑清肠,再调中焦以通升降之路,中焦一通,则上下焦易动,此时再调下焦,使阳气上升,鼓动有力,宣降上焦,使阴津下降,则三焦气通,气化有序,最后调任督二脉,增从精化气之力,通经络之淤滞,调脏腑之虚实,如是则百病可除,用于养生保健,其效亦佳。
三、功效主治:通调三焦,舒肝理气,调脾固肾,适应于代谢综合症、风湿性疾病、消化系统疾患、呼吸系统疾患、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症,
四、操作手法
1、摩腹法
功效:摩腹过气,推腑清肠取少许温通油,双手配合,顺时针展油,左手半圈,右手整圈,力度适中。
(1)揉腹:患者平卧放松,医生双手重叠,以神阙为中心,全掌顺时针由小到大轻揉腹部2--3分钟,以松动郁滞,开通魄门,清除宿便。
(2)拿腹:提拿脾胃经,反复操作2--3分钟,增加脾升胃降之力。
(3)按腹:左手无名指、中指、食指分别点按上脘穴、中脘穴、下脘穴,右手拇指、中指点按天枢穴半分钟,然后左手松开,拇指、中指点按梁门穴,右手不变,持续半分钟,左手松开替换右手点按天枢穴,右手拇指、中指水道穴半分钟,最后右手食指、中指点按气海、关元穴半分钟,以通调脾胃,益气血生化之源。
(4)摩腹:全掌摩腹,一手掌心平放在脐部,以脐为中心,顺时针轻柔,约2分钟,使气机升降有序。
(5)捋腹:双手掌交替由上往下、先中间后两侧,捋顺任脉、左右肾经、左右胃经、左右脾经、左右腰腹至腹股沟,疏通腹部经络淤滞。
(6)拉腹:双手由中线推向两侧腰,拉回至两侧少腹(相当于女性卵巢部位),反复3--5次,双手单侧提拉腰部8--10遍,单边操作,先左后右,疏通带脉。
(7)推腹:双手重叠,沿任脉从曲骨穴上推至鸠尾穴,双手四指沿肋骨下滑至腰部,拉回,在腹部交叉,推向对侧腰部,拉回,再推向两侧,从腹股沟拉回,反复数次,以通畅三焦气机。
诸法结合,推腑清肠,恢复脏腑气机升降平衡,为侯氏九宫腹部推拿疗法的入门手法。
2、散结法
功效:点按旋推,散结通滞
患者平卧,医生直立于患者右侧,沉肩坠肘、悬腕垂指、指实掌虚,作用于积聚、板滞、条索、结节等淤滞部位,实者行旋转推按手法,虚者行子午捣臼点按,以散结通滞、引气通经,反复操作,觉指下柔和,气来平稳或气过水声,为气通之象,经过手法调治,淤滞疏散,病邪多随大小便或失气、呃逆的方式排出体外。治疗时要求做到持久柔和、有力深透、手随心转,法从手出。
3、调气法
功效:呼吸进退,调息补泻
为调治结束后的补泻手法。
患者俯卧,医生直立于患者右侧,嘱患者深吸气,医者右手虚拳均匀叩击患者昆仑穴至命门穴,医患配合,患者吸气尽,叩击亦到位,此时嘱患者呼气,当患者呼气至一半时,急令患者吸气,同时叩击昆仑穴至命门穴,如是反复三次,为补法;反之吸气至一半时,急令患者呼气为泻。
4、回阳法
功效:大补元气
患者仰卧,医者右手拇指置于患者神阙穴,患者吸气时,医者推按神阙穴,反复100--300,具有大补元气之功。
5、募疗汤
功效:通三焦、化瘀滞、保元气
为增加疗效,患者提前半小时服用侯氏特制的募疗汤,其主要成份由肉桂、莱菔子、姜、葱等组成,肉桂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莱菔子消食除胀,降气化痰,有“冲墙倒壁”之称;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葱又名“和事草”,能通阳活血、发汗解表,助姜之温,减肉桂之热,缓莱菔子耗气之弊;诸药合用,可温中焦之寒,通中焦之滞,可增强募疗调息温阳化滞、通阳行气的治疗作用,保护人体元气不泻。
五、禁忌:
1、伴有严重的心肝肾等脏器疾病,肿瘤,结核,醉酒,饥饿,剧烈运动后,精神病发作期禁用。
2、各种急性传染病、急性骨髓炎、结核性关节炎、水火烫伤、局部有皮肤溃疡,以及各种疮疡等症禁用。
3、有出血倾向疾病者禁用。
图1:募疗调息之腹诊
图2:募疗调息之散结法
图3:募疗调息之调息法
图4:募疗调息之调气法